搜贴子 搜作者(贴子) 搜作者(回复)
武汉家教网首页 | 
社区首页 > 家长论坛 > 浏览
楼主
学好文综地理是关键
“地是基础”,“理是关键";学好地理,关键是搞通原理。
作者:肖老师(683462)07-12-29 09:28回复此贴
1楼
可我就是学不好
有什么速成方法
作者:開伈07-12-29 20:17回复此贴
2楼
还不如说吃饭是关键,因为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样的老师,还搞家教?
作者:221.10.80.*07-12-29 20:40回复此贴
3楼
世界气候类型的多样性

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共同下的产物,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但由于每种气候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不同,因而又有其特殊性。特殊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是全球有挹律气候分布的补充,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掌握特殊的气候娄型的成因和分布有助于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完整准确地掌握,有助于对自然地理中的这一难点的理解,也有助于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准确判断。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在成因、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L、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冰原气候(极地高压带)。
2、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低纬信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3、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旱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4、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南半球缺少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李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5、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6、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7、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最多(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8、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除南极洲以外的六个大洲)。特殊区域的气候类型及主要影响因素
1.非洲赤道东侧的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2.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向北延伸(几内亚暖流影响)
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山地迎风坡,马达加斯加暖流影响)
4.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局限于沿海(安第斯山脉影响)
5、中美洲东海岸——热带雨林气候(墨西哥湾暖流影响)
6.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狭长(安第斯山脉影响,秘鲁寒流影响)
7.南美洲西部赤道西侧——高山气候(安第斯山脉影响)
8.南美洲巴西东部——热带雨林气候(巴西暖流影响)
9.澳大利亚东岸北部——热带雨林气候(山地迎风坡,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
四、地中海气候分布的主要城市和地区(南北纬30乞40。大陆西岸)
1.北半球——地中海沿岸欧洲:里斯本、巴塞罗那、马赛、福斯、罗马、雅典、地拉那。非:卡萨布兰卡、阿尔及尔、突尼斯、的黎波里、塞得港。亚洲:伊斯坦布尔、贝鲁特、耶路撒冷2.南半球北美洲西海岸:洛杉矶、旧金山。南美洲西海岸:圣地亚哥。澳大利亚西南珀斯非洲大陆西南角:开普敦、好望角。
五、世界主要岛屿的气候类型
1.欧洲:冰岛——-北。极地气候,南:温带海洋性气候。爱尔兰岛、大不列颠岛——温带海洋气候。科西嘉岛、撒丁岛、西西里岛、克里特岛——地中海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一东:热带雨林气候,西:热带草原气候。亚洲:库叶岛、北海道岛——温带季风气候。本州岛------北: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岛(以回归线为界)——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热带季风气候。斯里兰卡岛——北:热带季风气候;南:热带雨林气候。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爪哇岛——热带雨林气候。
2.大洋州:新西兰南北二岛、塔斯马尼亚岛——温带海洋性气候
3.北美洲:纽芬兰岛——亚寒带大陆性气候4-南关洲:火地岛——温带海洋性气候

作者:59.175.98.*07-12-31 12:05回复此贴
4楼
有道理
作者:59.175.98.*07-12-31 12:05回复此贴
5楼
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涵和外延比较接近的地理概念。多数学生由于对这类概念没有真正弄清楚,致使答定时经常出现模棱两可、莫衷一是的现象。为帮助学生在复习时能更好地掌握此类概念,现将高中地理中,一些常见的学生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比较如下:

1.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决不同的系统。

2.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
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
陨星。

3、昼夜之分、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4、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串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作者:59.175.98.*07-12-31 12:07回复此贴
共有回复5篇 1
回复内容:
百分·武汉家教网 ©2003-2015